建筑师眼中的完美住宅(1/20)

责编:石玥 日期:2016-2-26

建筑师眼中的完美住宅

【编者按】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印发,这是时隔37年重启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配套文件,希望通过破解一个个城市发展难题的“实招”和“时间表”,勾画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城市发展的具体“路线图”。 在《意见》中,除了人们热议的在住宅区推广街区制,以及积极采用单行道和推动城乡规划法与刑法衔接外,你可知这也是我国时隔60年再提建筑方针。 早在50年代时,新中国曾提出“实用、经济、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方针,而此次在《意见》中,明确了新的八字方针:“适用、经济、绿色、美观。“《意见》还特别提到,要倡导开展建筑评论。确实,作为八大艺术门类之一的建筑,长久以来被国人忽略,似乎只有我们在嘲笑那些奇怪、丑陋的庞然大物,或给它们起各种外号时,它们才些许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反思。关于建筑,我们可以了解的有很多,而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无疑是住宅建筑。今天,我们将跟随两位著名的建筑师,走近他们眼中的完美住宅。 苏喻哲 出生于中国台北,13 岁时移民美国纽约,于1989 年回台创立大砚国际建筑师事务所,展开对环境议题敏感度极高的“大地建筑”项目。由于常年往返于纽约、西雅图与台北之间,对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有深切体验,其设计创作的切入点具有特殊的国际视野,而对环境的敏锐和较高的人文素养,又使其设计具有独特的文化创意。 勤美璞真住宅项目(2010) 我们常会思考,怎样的房子才是一幢好房子?怎样的房子才是一幢伟大的房子?我认为一幢好房子的标准是:对那些最初使用它的人,说出了那个时代的意义,也告诉了将来的使用者它们过去的历史。我们曾做过一个30 层以上的住宅项目。这套住宅已在几年前完工,其基地大概有2800 平方米,正前方有一个占地23 公顷的大安森林公园。这个项目中最具挑战性的事情是,在约900 坪(1 坪约等于3.3 平方米)的基地上,因为享受容积奖励,绝大部分的空间必须提供给公众使用。捷运站的出入口本来是在建筑物与城市主要道路之间,我们花了6 个月的时间来说服政府把捷运站出入口移到建筑物的西侧,让出南侧空间来做公共景观。建筑物东侧是供公众使用的景观庭院。从主要道路下来后,车道串联到建筑物后方,区内道路两侧的一边是摩托车停车位,一边是自行车停车位,可以方便骑车来坐捷运的人存放车辆。整个基地内除了小部分作为私人住宅入口门厅外,其他统统归公家使用。 在这个地点买一栋168 坪的房子非常昂贵,但是一楼又不能使用,隐私也非常不易达成, 所以在台湾做这种设计其实是很有挑战性的。 住宅标准层最后设计为两个双拼,各为168 坪。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也做了很多研究,用很多模型来思考不同的体量关系。如果建筑物是方形的,会导致空中有很多气流窜通。我们做了很多独特的设计,例如把圆形体量( 主卧浴室) 配置在建筑的角落,以削减风力。总之,我们最后的设计可以将风力消减到2/3。 因为楼面面宽太大,我们把它分成四个垂直管状的元素,使得整体外观不会因规模庞大而显得霸道。我们做了高低不同的阳台,高层因风压大没有设计阳台,在中高层提供有包被的阳台。我们根据风压对阳台做不同的设计调整,同时执行了很多施工细节的修改。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