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乐不作:商品起义与全球消费社会的镜像运动(1/21)

责编:张宗喜 日期:2016-11-11

Lianzhoufoto _主视觉

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以“无乐不作”为题,本年度的主题实质是指向了我们今天的社会现状:一种极尽一切的消费状态,它成了这个社会的显性价值观。这样的现实正是今天需要思考与认真对待的。 这个命题就是消费社会下的奇观之乐,其欲望的表现是无所不尽其极。 现代人一度以为,自己才是创造者,创造了周遭的物质世界。这种模式已然过去。曾经作为制造者的人渐渐开始被作为消费者的人所取代。而摄影成为这一重要转变的见证者。自波普艺术诞生以来,对丰富物质的狂热追求及其后果便成为表现领域所集中关注的重要题材。到今日还有什么是前所未见的吗?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失衡与泛滥的物象就充斥于所有的绘画与摄影当中。可一种新生观念出现了,物质的丰富性不再被人们盲目崇拜。因作为消费者和客户的人们无法从这身份中求得圆满。图像让他们看清了那误入歧途之道:要想拥有,首先要摧毁。那些鼓吹用消费来满足渴望与一切需求的言论已无人信服。今日的人们自以为按自身意愿做出了选择,然不过仍是被假象玩弄于鼓掌之上。 消费着的每个个体如受过训练般,不断接纳那些使这一体系得以无限循环下去的价值观。这是一场自我麻醉的戏剧,为了获取满足的愉悦,我们心甘情愿成为商品与消费的依赖者。这些生产——消费的模式借助图像来自我表达,并得以掌控我们的一切活动。虚假的信息从社交网络、手机以及娱乐圈散播开来,眼花缭乱的人们在指挥之下,让潜意识遵从抽象的暗示,错误地以为自身按照主观意愿做出了独一无二的消费选择。 这些宣传手段将我们对幸福的假想无限放大与渲染。整个地球都被商品统一了,新的信息形态构建出全球性的假想物欲平台。人类在重新自我定义。他仍然是社会的主体,但屈从于他者强加于他的、平庸的、人人皆有的冲动。而摄影是一种超现实的回声,让我们得以洞见这个时代的种种演变。摄影将麦克卢汉所诉“媒介即讯息”一说颠倒,并演绎至极致。我们便是商品所发出的信息,是商品所生产的产品,是商品废弃的废弃物。无休无尽的享乐将我们踩在脚下,而我们心甘情愿担当着牺牲品的角色。

编辑推荐